光影變化 - 明暗之間
文 / Alena Liu
印象派畫家利用風景寫生,描繪景緻細節以及稍縱即逝的光影變化。但如果在深海底下,沒光沒影,可以看到什麼呢?試想如果深海魚視力會退化到幾近零,那麼……深海底下,應該是終年漆黑一片,什麼也沒看見吧!
不過插畫家總是充滿想像力,可以將作家筆下的文章詩意,透過畫筆,呈現出如夢似幻的畫面。光線透出雲層,天空漸亮,海面藍了;光線漸入海底,水色漸深,海底暗了。
明暗的變化除了能使畫面更有層次、能營造意境氛圍之外,在以課文為學習主體的教科書中,也具備便於文字閱讀的功能。
以南一版5上國語課文余光中「海洋印象」的舊版(上)畫面與107年版調整後(下)的畫面來比較,相同的圖畫,107年版,巧妙的將海面上的陽光刷亮,使課文的閱讀更加清楚。且一併調暗了海底沉船的色澤,除了凸顯白底框內的認讀生字,也拉大前後透視的景深,讓抹香鯨在這一汪海洋中顯得更加悠遊自得。
隔著海平面,我們將色彩的明暗重組、變化,不仔細看的話,很難看出差別(課文更清楚更容易讀了,消失的頁碼被看見了),但這些細微的調整,是不是讓文字更清晰,孩子們讀得更不費力呢?